星光记者团:共绘科技蓝图,翱翔强国之梦

来源:上海市“星光之约”记者团 时间:2024-06-05

第二十一届上海教育博览会紧扣“科学引领未来,教育助力强国”的主题,汇聚了众多科学教育的创新成果,彰显了上海在科技与教育融合方面的卓越成就。其中,本土的学校以区为单位,充分展示了上海在“加强科学教育与科创人才培养”战略中的全面布局和具体实践。25日教博会第二天,星光小记者探访了教博会长宁教育展区和黄浦教育展区。

从香气流转到磁浮奔腾:科技强国的梦想根植于心

长宁教育展区内人流涌动,热闹非凡。许多孩子们正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通过富有趣味的实践,了解科学原理,感受科学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兴趣。

长宁教育展区在启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方面下足了功夫。展区工作人员透露,他们的教育紧贴学段特点,关注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方面培养。他们总结了以往的活动经验,兼顾趣味性和科学性,精心选用了学生们反响好,学生感兴趣,对学生帮助大的活动——简易磁悬浮模型制作、VR船舶体验、趣味知识问答等。

在香气的指引下,学生记者来到“长宁区少年科技指导站”,工作人员正举起手中的问题小卡片:“在制作精油香皂的过程中,萃取精油的这一步骤使用的是什么方法?”孩子们积极参与,踊跃抢答,不仅收获了关于植物和化工的宝贵知识,更在互动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每当有孩子成功答对问题,他们都会获得一份精心制作的精油香皂小礼品,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这些小小的礼品不仅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更是他们向科学世界迈出坚实步伐的见证。

还有一些孩子们正在工作人员的耐心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折叠着纸张,尝试利用磁铁的神奇力量让模型悬浮在空中。他们耐心尝试、不断调整,努力将模型做到完美。每当模型成功悬浮时,孩子们的脸上都洋溢出成功的喜悦和自豪。这个过程不仅让他们了解了磁悬浮技术的基本原理,还让他们深刻感受到了我国在交通基础建设领域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孩子们不仅收获了知识和乐趣,更在心灵深处埋下了对科技强国的向往和追求。

  正是教育者们孜孜不倦的探索和设计,耐心细致的引导和启发,孩子小小的科技梦在实践中翱翔。长宁教育通过实验、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科创的兴趣,借此达到让学生们“乐是乐此学,学是学此乐”的教育目的。

从科技蓝图到万里江山:科技进步的征程无垠壮阔

在黄浦教育展区内,学生记者体验了VR绘画技术。这项技术中的绘画场景和立体效果皆由黄浦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山学校的部分学生研制而成。体验者只需轻握手柄,一点一按,一画一描,那些无限的创意和想象便如同魔法般在眼前完整、立体、生动地展开。

这项VR绘画技术可以使得作画者仿佛置身于自己创作的画作之中,每一笔、每一划都在与画面中的世界进行亲密的对话。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将作画者与自己的作品深度融合,融为一体。展区内的老师热情地介绍道:“这项VR技术绝不仅仅局限于绘画的领域,它更像是一扇神奇的‘任意门’。不论身处何方,只要佩戴上这幅VR眼镜,使用者便能即刻穿越时空,遨游世界,沉浸于一场场别开生面的虚拟游学之旅。”

同时,另一项备受瞩目的展品是由黄浦区学生设计的智能轮椅。款轮椅专为行动不便人群设计,它不仅降低了电动轮椅的制作成本,还更智能化、更安全,具有远程遥控操控、三档变速以及靠墙缓动等功能,帮助残障人士更好地行动。工作人员更是巧妙展示了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多功能性——它可以作为舒适的工作椅,也能成为楼宇间穿梭的“通行神器”,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和工作的效率。

借由这两个展区,学记得以管窥上海教育的多元和创新活力。上海的教育环境为学生们提供了学习平台和实践机会,使他们能够深入学习科学知识,并将所学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此次展览也凸显了科学教育在各个教育学段的重要性,也揭示了科技与教育融合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育不仅发生在课程之内,更可延伸至课堂之外。广大中职学子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把握时代机遇,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和专业技能,为国家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