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管理:一技在手 一生无忧
5月23日,上海新闻广播电台记者就“职业体验 教子有方”这一话题,对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副校长罗长安和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学生曹博闻进行了一次专题采访。
在采访中,罗长安副校长介绍了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理念与实践,强调学校一直致力于为中小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职业体验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索兴趣与潜能,培养专业技能。
学校自 2014 年开始举办职业体验日活动,至今已有十一个年头。今年,学校的文献专业部推出了锦灰堆拓——纸上的金石之美和创意手工书制作;数媒专业部开展了声音的魔术师-拟音配音初体验;智能专业部开展了 AI 改变游戏规则以及机器人风暴等体验项目;旅游专业部组织了创意饮料调制、海派三明治制作和经典柠檬蛋糕制作等活动;航空专业部则安排了航空模型制作等 10 余个体验项目。
与以往不同的是,学校于2023年10月搬迁至华泾镇新校区,今年的职业体验日活动在全新的场地开展。各专业部齐聚一堂,空间更大,环境更好,实训设备也得到了更新,为前来体验的同学带来了更好的体验感受。同时,各类体验项目也进行了更新,经过老师们的精心设计,项目更加丰富多元,让同学们既能感受到职业发展的新趋势,又能体会到更多乐趣,在快乐中体验与成长。
活动现场还设计了许多有趣的环节。在拟音配音环节中,同学们在指导老师和志愿者的带领下,尝试用各种物品模拟不同声音,如用夹克衫模仿火把挥动声、用止血带模拟弓箭射出声等,趣味十足。他们还通过组合声音重现了电影《长安三万里》的片段配音。烹饪专业体验项目则为同学们配备了五颜六色的厨师服,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此外,学校还打造了慧学未来中心,通过信息化手段展示了五个专业部的所有专业的未来职业发展通道和趋势。
在活动中,同学们参与热情极高,不仅能够跟着专家老师学习体验,也会带自己的父母参与其中。例如,在锦灰堆拓制作中,除了专业教师担任职业指导任务外,学校还邀请了上海图书馆文献修复中心的专家一同参与。同学们通过湿纸、覆纸、拓印、叠拓、揭拓等步骤,深入了解了这一传统技艺。在“创意饮料制作项目”中,小朋友们不仅自己制作了一杯“橙C气泡饮”,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还为父母制作一杯“茉香轻语”,让整个家庭共同感受到了孩子成长的喜悦。
此次活动不仅有线下体验,还设有线上的古法香道按摩锤制作。端午节期间,以防疫禳灾为主题,同学们用中草药原料制成养生香锤进行按摩,既舒缓了肌肉、缓解了疲劳、放松了身心,又为长辈们送上了一份关爱与温暖。
文物保护与修复专业学生曹博闻也分享了自己在初中时参加职业体验的感受以及如今作为学校职业体验志愿者的成长和感悟。
最后,罗长安副校长表示职业体验日活动对于学生个人成长有重要意义,并对学生寄予厚望。一是要增强职业兴趣和认知:职业体验活动能让学生亲身参与各种职业的实际操作,激发学生的职业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不同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为未来的职业选择和技能掌握打下基础。二是要提升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职业体验活动涉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有益。三是要促进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职业体验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通过实践学习传统文化、社会规则、职业道德和人际交往等非技术性技能,这些都是学生未来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