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信校:守正创新 技能报国

来源: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时间:2024-11-04

图片7_副本.png

2024年10月29至10月31日,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职组生物与化工赛道化工生产技术小组争夺赛在山东省淄博市工业学校举行,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王微微、卢昕晨、吴天宇、徐逍,在领队材料与检测系叶素梅主任、高志新老师和王兆东老师的指导下奋勇拼搏,在53支参赛队中荣获二等奖。

今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迎来了全面升级,正式更名为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竞赛内容、方式等均发生了重大变革,更加注重考察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应变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综合素养。在比赛中,我校选手展现出默契的配合、扎实的专业技能以及出色的职业素养。

pt1.jpg

回首过往的这一个月,真的是一段极具意义且充满挑战的历程。从九月底接到比赛任务开始,指导老师面对新的比赛内容和评分规则积极寻找比赛课题,材料与检测系叶素梅主任组织全体化学工艺组老师进行线上会议为比赛项目出谋划策。为了满足创新性和实用性要求,我们最开始选择的题目是间歇反应釜柔性装置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但在学校组织的第一次汇报时,葛校长对我们的项目进行了深入分析,给出了非常具有建设性的建议,一定要用好比赛院校提供的设备,于是我们重新将比赛课题定位精馏操作。选择精馏操作主要面临两个问题,第一是同质化严重,如何从项目中体现出创新点和实用性非常关键,第二是操作过程有比较多的空闲时间,如何利用好这段空闲时间进行内容展示也很重要。在这段时间里,指导老师和同学们经历了任务之初的迷茫,项目内容经过不断地讨论和修改,渐渐有了现有的轮廓,再回头看我们修改的演讲稿和PPT,几乎是一天一版甚至是一天两版,但是我们对项目的认识渐渐清晰了。在比赛前一周学校再次组织进行了汇报,我们在此次汇报过程中受益良多,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周书记、葛校长的点评和其他项目的精彩汇报给了我们很多灵感,我们对自己项目的内容结构进行了删改和调整,做到亮点突出和紧扣评分标准,形成了项目最终版的雏形。在比赛项目最后一周,叶素梅和孙鹏涛两位主任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和帮助,规范汇报内容和形式,积极协调资源给我们尽可能最大的帮助,组织化学工艺组全体老师模拟比赛并给出了很多非常好的意见和建议,给了老师和同学非常大的启示和信心。

pt2.jpg

本次比赛中四位参赛同学付出了很多努力,每位团队成员对本次比赛也有很多感悟:

王微微:在备赛过程中,我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训练。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反复推敲和实践,每一个技能点都需要扎实掌握。在比赛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实力强大的对手,与他们同台竞技,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流水不争先 争的是滔滔不绝”获得银奖并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这份荣誉激励着我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继续努力创造新的成绩。我知道,前方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但我会带着这份荣誉和信心,勇敢地迎接挑战。

卢昕晨:参加此次大赛是一段难忘的经历。赛场上,高手如云,这让我感受到强烈的竞争压力,但也激发了我的潜能。准备过程中,每一次攻克难题都是自身能力的提升。通过大赛,我明白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看到与他人的差距。它教会我面对挑战要不畏惧,失败了不气馁,成功了也不忘形。这不仅是一场技能的比拼,更是成长心性、锻炼毅力的旅程,我将带着这些收获踏上未来的征程。

吴天宇:能在本次大赛中荣获银奖,我深感荣幸。这一奖项是对我努力与能力的肯定。在备赛过程中,虽然只有20天左右的时间但我们经历了无数挑战,是对知识、应变能力与毅力的考验。这次获奖让我明白,无论过程多么艰辛,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提升自己,便可能在竞争中取得成绩。它是对过去的认可,更是未来前行的动力,激励我以更高标准追求卓越,不断发展。

徐逍: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中获得银奖,对我而言是一次难忘的经历。原本互不认识的三个同学,在短短几个月的备赛过程中变成了可以交付后背的战友。与团队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通过反复的实践练习和操作复盘,逐步掌握了精馏生产的关键技能。同时,精益求精的打磨每一个点,思考创新。我们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支持,增强了凝聚力。比赛当天,面对来自中国各地的强劲对手,我压力山大。但是队友的鼓励和老师的期望让本紧绷的气氛缓和了许多,也使我发挥出了全部。最终,我们凭借出色的表现获得银奖,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在化工领域不断学习的决心。

在未来,化工行业注定会经历翻天覆地的变革,这种变革将涉及从生产流程到技术创新,从环境要求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方位转型。化工职业教育也必须紧紧跟随行业变化的步伐,与时俱进才能满足行业对于人才的多样化需求。我校深刻意识到这一发展趋势的重要性,将积极持续地推动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实现数字化转型、跨学科融合,推动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建立完善终身学习体系,为培养高素质的化工人才做出全面而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