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夫职校:援滇不畏山高路远,帮扶尽显教育初心
来源: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 时间:2025-01-08

尊敬的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

你们好!

沪滇携手,共谱新篇

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与云南省教育厅的携手推动下,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积极承担使命,于2024年9月1日至12月29日精心组织实施了云南省选派校长、骨干教师共68名来沪进修项目。此项目聚焦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与边境县的教育提升,旨在通过沪滇教育资源的深度交融,为边疆地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跃升与管理水平的进阶注入强劲动力。回首这段跟岗历程,于边疆教育工作者的我而言,它不仅是一次珍贵的学习借鉴与自我提升之旅,更是沪滇两地教育情谊的又一次深情凝聚与厚植。 

感恩 “育” 见,逐梦致远

2024年9月4日,来自云南省文山州广南县民族职业高级中学的我,在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领导热忱引领下,踏上了为期113天的住校跟岗学习征程。逸夫职业技术学校,这片教育的沃土,于我而言,既是跟岗期间的温暖港湾,亦是滋养心灵、促我成长的希望乐土。跟岗学校就本次培训的内容架构、形式设计、组织管理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精心擘画与周密部署,为我 “量身定制” 了丰富且充实的学习规划蓝图。一场探索知识奥秘的奇妙旅程,一次跨越山海的教育 “育” 见,就此盛大启幕……

初临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一切皆充满新奇与憧憬。校园内,环境清幽雅致,建筑错落有致,花园小池相映成趣,传统韵味与现代气息交融,人文光辉与科学精神共生。学校领导班子,满溢人文关怀,亲和近人,关怀入微,令我仿若归家般惬意自在。教师团队更是精英荟萃,皆出身名校,学养深厚,博古通今。课堂之上,诸位老师倾尽全力,默默耕耘,以智慧之光点亮学子前行之路。生活之中,彼此真诚以对,颔首问候,礼待有加,尽显高雅文明风范。你们既是“育人楷模”,亦是“学术典范”,更是“技术标兵”。课余时分,我们畅聊天地,谈工作之心得,话生活之点滴,于轻松愉悦的氛围里,让边疆来客的我对上海的风土人情有了更为深入的认知与体悟。在此,衷心感恩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全体教职员工,透过你们,我深切领略了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与蓬勃发展前景;因着你们,跟岗学习富有深度内涵与丰硕收获,充满情致韵味与珍贵价值。是你们的热忱接待、精心筹划、悉心指导,让我得以满载而归。 

采他山之石,雕琢美玉

跟岗学习虽时光匆匆却充实饱满,虽无丝竹雅乐相伴,却足以让教育同仁畅叙教育幽情。学校为我搭建了多元的课堂实践舞台。老师们善于创设情境,以致用达理,巧妙重组教材,精挑教学资源。学子们入室即静,入座即学,课堂在井然有序中稳步推进,其间不时闪现师生间思维碰撞的精彩火花,于 “静思” 之中领悟 “动” 学之妙,教学相长,高质高效。从这一堂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中,我深刻领略到上海前沿教育的卓越风姿,亦不断反思自省,探寻差距,汲取精华,着力提升自身课堂驾驭之能,似有所“顿悟”。

上海的校园文化建设紧扣学校办学理念,匠心打造 “一校一品” 特色,以文化为引领,铸就每所学校独特的发展标识。在跟岗交流期间,我有幸走访上海多所名校,亲见那整洁优美的校园环境,醒目的标语、文化墙、独具匠心的班牌以及彬彬有礼的学生风貌,深切感受那富有生命活力、以文化人、育人的校园文化魅力。 

纳百家之长,丰厚自我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尽管沪滇两地教学生态与学生背景存有差异,但教育理念与育人目标殊途同归。在此过程中,我深切体悟到教育的深邃魅力与神圣责任。正所谓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我深度参与学校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深入课堂听课,融入教研组与老师们深度交流研讨,听课与组内评课涵盖多学科领域,还多次参与区级教研联片活动,深入探究人工智能、数智化教学、全员导师制、项目化活动、弘扬教育家精神等教育热点议题,于沉浸式的实践学习中对学科前沿理论与科研成果有了更为透彻的领悟,真切体会到学校如何凭借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活动助力学生实现全面且独具个性的成长成才。沪滇两地皆面临课堂变革与育人模式创新的时代重任,如何培育契合时代需求的技术新人,是我们共同的思索与实践课题。

纸短情长,难以尽述心中感恩。诚挚感谢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为我提供了出类拔萃的平台,同时诚挚感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云南省教育厅、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为云南教师团队精心构筑奔赴上海跟岗研修的珍贵平台。跟岗学习宛如一座坚实的友谊桥梁,有力促进了沪滇两地教育领域的深度交流与互鉴,为边疆学校发展注入全新活力。展望未来,两地教师定将携手并肩,于课程教学改革浪潮中勇探新径、启迪新思,合力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最后,衷心祝愿上海市逸夫职业技术学校全体师生:平安顺遂,新的一年诸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