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赛专访| 从替补到冠军,揭秘信息管理学校获奖选手的成长历程!
----潘臣洋、李景晖
在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中职组)“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开发”赛项中,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选手潘臣洋在教师李景晖的指导下,克服重重困难,拔得头筹,勇夺金牌。
“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开发”赛项为个人赛,要求选手在5个小时内建立产品数字化模型,完成机构分析计算与部件优化设计,编写装配指导文件,进行增减材加工验证。全国共102名选手参赛,赛项难度大、要求高,既是对参赛选手设计及加工运用能力的全方位考核,也是对参赛学校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全面检验。
赛事结束后,上海职教在线记者采访了选手潘臣洋和指导教师李景晖,让我们一起倾听他们备战时的动人故事,共同见证冠军是如何炼成的。
一步一脚印,行稳梦终成
荣誉的背后,是刻苦的汗水和长期的坚持。潘臣洋同学是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一年级广告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经历,尝试着不断提升自己,潘臣洋选择参加“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开发”赛项比赛。尽管接触专业技能和相关软件的时间不长,但他一直刻苦训练、努力付出,最终收获了一等奖.
首次参与技能比赛就拿到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开发金牌的潘臣洋,面对采访,开始时声音里透着几分紧张,但当谈及自己比赛的经历时,像换了一个人,变得神采奕奕,向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此次获奖对我来讲意义非凡,它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对我这段时间里无数个挑灯奋战夜晚的最好交代,更成为了我未来学习道路上最强大的动力之源。”潘臣洋说道。
付出终有回报!“当知道学生获一等奖时,我真心替学生感到高兴,同时心里也松了一口气。在整个备赛过程中,我见证着他从什么都不会到能够熟练掌握一些先进技术并付诸实践再到获得国赛一等奖,我感觉十分欣慰,同时觉得我们的付出都是有收获的。”李景辉老师激动地说道。
潘臣洋同学是从替补选手转为正赛选手的,从“转正”到正式比赛,仅有3个月的集训时间。当成为正式选手后,在暑假中他抓紧一切时间进行训练,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在备赛上,基本除了吃饭睡觉,其他时间都在刻苦训练,每天训练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
从替补选手到正式选手这一身份的转换,对潘臣洋来说,是突如其来的机遇和挑战, “刚开始知道自己要参加国赛的时候,心里还是会感到有些压力,自己还没有准备好,但开始和老师一起训练后,感觉自己的能力在一步步提升,也逐渐达到可以参加国赛的水平。” 潘臣洋谈起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重复重复再重复,在无数次重复中收获从容与坚定。对潘臣洋来说,整个训练过程基本上都是枯燥的,但他依旧不畏困难,勤奋刻苦,坚持训练,听从老师的指导,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在日复一日的单调与枯燥的训练中坚持下来,最终收获了成功。
师生齐心,全力备赛
优异成绩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人的辛劳与汗水,特别是指导教师李景晖。在专业方面,李景晖老师精心为潘臣洋编制了详细的训练方案,利用整个暑假精读比赛规程、反复剖析总结比赛关键点,不断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在生活上,李景晖老师也无微不至地照顾,同时他还及时关注潘臣洋的心理状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全力以赴备战国赛。
亦师亦友,共同成长。在整个备赛的过程中,李景晖老师和潘臣洋都在一起训练,一起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他们会分工做样卷,先解决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再一起去探讨其他的困难。
“我很感谢我的指导老师李老师,感谢他给我的引导和陪伴。因为指导老师是一带一,只有李老师一位老师训练我,基本上是我训练多久,他也会陪着我多久。他特别注意我的训练情况和一些细节,比如说有时候,我会经常过敏,所以我吃每样东西,他都会特别注意。”潘臣洋回忆道。
谈起潘臣洋,李景晖老师感概道:“这个孩子特别不容易,我们在选拔的时候,许多学生都因为晚上训练到很晚而撑不下去,最后选择了放弃,但他是唯一一个坚持下来的,这点我觉得很不容易,当然,他的成绩也对得起他的坚持不懈。”
李景晖老师是一位有着丰富大赛指导经验的老师,对于比赛,李景晖老师早就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比赛前几天,为避免出现水土不服、饮食安全等问题,李景晖老师准备好所有饮食送到选手房间,甚至在比赛当天前,选手都没有出过宾馆门。
“比赛时间需要争分夺秒!10分钟也很重要,” “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开发”赛项比赛时间是从早上9:00到下午2:00,学生需要在5小时内完成所有模块工作。李景晖老师表示:“赛前准备包括控制学生饮水量,为防止选手在比赛时上厕所浪费时间,我们在到达新疆前三四天时,每天给学生3-4瓶水,让他一定要喝掉,保证他的身体不缺水,并在比赛当天减少他的饮水量,既能保证他的身体不缺水,又能避免在比赛时去厕所。因为国赛的选手专业技能都很强,抓紧比赛时间很关键,哪怕十分钟都很宝贵,可以做很多题,多10分钟,分数有可能就不一样了。”正因为李景晖老师周到的准备,潘臣洋才能顺利地完成整场比赛。
鲜衣怒马少年郎,技能赛场显锋芒
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努力、不怕辛苦、坚持。”是潘臣洋给出的答案,而李景晖老师则认为首先是要有一个像国赛这样好的平台,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平台,学生的才华与技能便无处展现;然后是坚持,聪明的孩子其实不少,但是能坚持到最后的往往只有几个,光有才华缺少坚忍不拔的品质也是无法成功的;想要成功,最离不开的是学校的支持,上海市信息管理学校在各方面都给予了参赛团队最大的支持,让他们有底气安心备赛,最后取得这样的好成绩。
“在训练中,我有时会犯一些错误,我的指导老师每次都会批评我一顿。在他批评完后,他都会跟我说他这样做是为了让我不再犯这些错误,因为比赛中每个错误都对比赛结果影响很大。我在之后的训练中,会慢慢注意,不再犯同类错误。”潘臣洋回忆道。
比赛中,总有意外发生。因为软件卡顿,潘臣洋不得不重启电脑,但好在他在训练中养成了经常保存的习惯,所以这次重启并没有对他造成太大的影响。
对于第一次参加技能比赛的潘臣洋而言,此次国赛让他开阔了眼界,专业技能也有了提升,而有了参赛经验,以后参加其他比赛也不会那么紧张。
对于表现最出彩的地方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潘臣洋的答案是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他认为在备赛的大多时候,都能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同时也抗住了比赛的压力,克服了许多困难,训练的日子虽枯燥但也改变了他懒散的生活习惯,让他的内心更加强大。他觉得这次宝贵的经历让他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技能学习的道路上,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对于未来的打算与规划,潘臣洋表示希望能在比赛技术方面继续提升,同时也想在未来再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比赛,取得更好的成绩,多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多与别人交流沟通切磋。李景晖老师则希望下次能够继续为上海取得更好的成绩,能够将国赛中学到的最新技术应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将其作为一个教学案例进行开发,让更多的学生受益,让更多的学生去接触并掌握。
大赛点亮人生,技能成就梦想。“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技能大赛的目标是引领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正如李景晖老师所说,职业教育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成长路径,技能大赛给了他们一个舞台,让他们可以展现自己.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将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列为国家战略人才。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工作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已经成为广大师生展示风采、追梦圆梦的舞台。大量职教学子经过大赛的洗礼,最终成为各行各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也走进了世界技能大赛的现场。
鲜衣怒马少年郎,技能赛场显锋芒!我们相信在未来会有更多职业院校学子用技能点亮梦想,奋进逐梦,成就出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