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教育扶贫对口支援工作侧记

来源:上海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上海市园林学校) 时间:2020-11-30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是“十三五”规划的重中之重,是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而教育扶贫正是彻底稳定脱贫的重要推手。让每一个学生成功走向社会,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为师者的教育初心,也是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担当。

    我校是沪滇、沪遵职教联盟成员单位。从2005年至今,学校与云南对口支援合作交流办学工作已历经15个年头,期间先后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普洱地区、滇西地区进行职前学历教育合作交流办学。2018年起,学校又开启了与贵州遵义地区的学历教育合作。除了学历教育之外,学校还先后承担了新疆喀什地区和西藏日喀则地区住建系统一线建设管理人员送教上门的专业技术培训。十五年来,学校教育扶贫形式不断丰富、内涵不断深化,培育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就业升学途径不断扩展,逐步形成区域帮扶特色,进一步提升了教育精准扶贫能级,为国家脱贫攻坚的千秋大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获得上海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上海市合作交流与对口支援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一名好榜样:从大山里走出的世界冠军

    时光倒回,这段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情缘追溯到2005年,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上海市对口支援合作交流办、市教委的领导牵线下,先后与云南迪庆自治州民族中专、普洱市技工学校(后改为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展了对口支援合作交流办学,每年100名左右来自云南困难家庭的学生可以来到上海继续学业。迄今学校累计培养云南学生1000余名。

    在这些学生中,从版纳山寨走出的彝族小伙、2014级园林专业学生蒋孟良是他们中的佼佼者。蒋孟良在自身不懈努力与学校的全力支持下,不仅获得2017年中国国际技能大赛花艺项目金牌,毕业后更直接被上海建工集团下属花木公司录用为花艺师。2018年,他参加了共青团上海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同年6月22日,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他人生履历中记录了极为光彩的一笔。

    2014年,蒋孟良考入学校沪滇合作班,在云南读书期间就一直对插花技艺抱有浓厚的兴趣。来到上海学习后,他在班里一直担任班长,品学兼优,在学校老师的辅导下坚持学习插花技艺。2016年,蒋孟良在学校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训练,积极参赛,在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花艺项目上海选拔赛中获得第3名的好成绩,成功入选上海集训队。随后,他又在一系列比拼中脱颖而出,成功进入全国10强选手之列,入选国家集训队。在国家集训队训练中,蒋孟良刻苦努力,迅速成长,在技艺精湛的花艺大师和专家辅导下,不断磨练自己的花艺技巧。尽管在最后4进3的角逐中以微弱劣势惜败,但他在造型设计、绘画技能、色彩搭配等各方面得到了花艺专家们的肯定。

    虽然与世界技能大赛擦肩而过,蒋孟良反而更加成熟。不久之后,他就在2017年6月举行的中国国际技能大赛上代表中国队出赛,最终勇夺花艺项目金牌,实现了人生的飞跃。2018年,他再次整装出发,向世界技能大赛发起冲击,并入选国家集训队,实力可见一斑。

    目前,蒋孟良怀着对职业教育的热爱和对母校的难舍深情,毅然决定回到母校——市城建(园林)学校,担任花艺实训指导教师,把自己所学的技术技艺教授给学弟学妹们,同时还积极备战即将在上海举行的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这将是他第三次冲击世界技能大赛,期待在他的第二故乡——上海圆自己的世赛梦。正是国家教育扶贫的大好政策给了他这样的山里娃完全不一样的人生选择,他唯有用加倍地努力,报答回馈所有培养过他的领导、老师,用自己双手,让更多像他这样贫困山区的孩子可以获得一技之长,可以改变命运,站上更大的舞台,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一个新起点:上海就是孩子们的第二故乡

    今年9月7日,经历了一天一夜的旅途,又一届来自云南普洱和首批来自贵州遵义的2018级共130名学生顺利抵达上海,正式开始了他们在学校的求学新生活。第一次远离父母亲人,第一次远离家乡,来到千里之外的异地求学,孩子们脸上写满了忐忑、兴奋和疲倦。如何安抚关心好这些孩子们,学生科的老师们都早已烂熟于心,整整15年的迎来送往,年复一年,从未间断。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老师们辗转于虹桥和浦东两大机场进行接机,第一时间组织孩子们进行核酸检测和体检,并把早就备好的防疫生活用品大礼包交到孩子们手上。等妥善安顿好学生们,老师们长长松了一口气,带着疲惫的身躯,沙哑的嗓子,夜深人静时分才刚顾得上自己吃一口泡面。

    9月12日上午,学校为这批云贵合作办学学生举行了开学典礼。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林明晖同志代表学校党政班子,对远道而来上海求学的云贵学子表示热烈的欢迎。林校长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学校悠久的发展史和优异的办学成果,并向同学们提出了三点期望:快速适应,融入新环境;努力学习,增长知识储备;开拓视野,提升自我格局。她希望同学们能够牢记“敬业乐群,自强不息”的校训,珍惜时间,用知识改变命运,回报社会,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建筑182班陈进冲同学作为云南学生代表发言,表示自己一定会倍加珍惜这次走出大山、走进大上海的宝贵机会,刻苦学习,遵守纪律,力争为祖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建筑183班姚正同学作为贵州学生代表发言,他希望自己也能够借此次求学机会,打开自己的视野,实现自己人生的重大转折。

    开学后不久,便迎来了祖国71华诞和中秋佳节“双节相逢”。考虑到疫情因素,这批130名学生在假期中全部留校。而这也成为学校开展爱国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契机——学校为他们组织了为期四天的“迎中秋、庆国庆,辉煌 ‘四史’励新志”——上海地域特色参观学习活动,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体验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在国庆当天,学校为留校的云贵籍学生组织了隆重的国庆升旗仪式,同学们还一起品尝了“国庆面”;在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中共一大会址和炮台湾湿地公园,瞻仰革命故地,缅怀革命先烈;走进召稼楼古镇和迪士尼小镇,体会江南风情,感受异域文化,直观体验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在洋山深水港体验现代海洋物流,在滴水湖畔参观航海博物馆,航海文化吸引着学生为之探究;走进陆家嘴金融中心和上海科技馆,体验现代都市与科技创新,饱览改革开放成就。

    丰富的活动,精心的安排,一系列特色参观活动打开了学生们的视野,不仅帮助明确了学生们的学习志向,更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开设了一堂校园外的“四史”教育课。目前,带领云贵新生走进上海参观已经成为学校“助力脱贫攻坚”系列活动的重要载体。学生们通过亲身体验,更加激发起对城市建设、园林专业的热情,为接下来的专业学习树立起奋斗目标。

一条好出路:深化校企合作打通就业途径

    教育扶贫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掌握一技之长,从而顺利实现就业。今年,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学校的教学秩序被打乱,学生们的实习和就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

    学校对口支援工作一直得到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市住建委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深情关切。今年上半年线下教学复学前夕,市建设交通工作党委书记王醇晨同志亲自来学校指导关心防疫工作,特别嘱咐学校尤其要关心好云南学生毕业实习工作,全力做好实习对接安排,确保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此,学校急学生所急,充分利用校企合作资源,逐个帮助来自云南的贫困学生解决实习与就业,将教育初心落实在每一名学生身上。

    来自2017级云南普洱对口支援毕业班的53名同学,按照原计划,他们应在寒假后回沪实习并落实就业企业。这些学生大多来自困难家庭,能早日参加实习并就业是学生和家长们最为急切的期盼。随着疫情形势